数学与统计学院2024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公告(二)
(第一组)
一、答辩时间
2024年5月21日15:00—18:20
二、答辩地点
数学楼502教室
三、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
| 答辩委员会 | 姓名 | 职称 | 工作单位 | 
| 主席 | 苏春华 | 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
| 委员 | 何俊杰 | 副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
| 夏红川 | 副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|
| 黄承代 | 副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|
| 黎小胜 | 副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|
| 柯春海 | 讲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|
| 秘书 | 孙 惠 | 讲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
四、答辩论文
| 序号 | 答辩人 | 论文题目 | 指导老师 | 
| 1 | 李 丹 | “情境-问题”教学视角下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——以锐角三角函数为例 | 王 娟 | 
| 2 | 张新仪 | 高中数学真实情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——以“概率与统计”为例 | 苏春华 | 
| 3 | 黄新月 | 基于翻转课堂培养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研究 | 何俊杰 | 
| 4 | 芦妍静 | 高中数学抽象素养培养策略研究—— 以函数内容为例 | 陶有德 | 
| 5 | 杜文慧 | 基于问题驱动的初中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| 韩英波 | 
| 6 | 习佳玉 | 基于 UbD 理论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- 以"概率"单元为例 | 柯春海 | 
| 7 | 许祯钰 | ADDIE 模型下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 究— 以圆锥曲线方程的复习课为例 | 苏春华 | 
| 8 | 贾棡茗 | 高中生数学抽象素养的调查研究与教学设计 | 何俊杰 | 
| 9 | 邝钰茜 | 基于问题链的初中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研究 | 夏红川 | 
| 10 | 刘 爽 | 初中数学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—— 以“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”为例 | 黄承代 | 
(第二组)
一、答辩时间
2024年5月21日15:00—18:30
二、答辩地点
数学楼503教室
三、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
| 答辩委员会 | 姓名 | 职称 | 工作单位 | 
| 主席 | 周学勇 | 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
| 委员 | 蔡礼明 | 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
| 黄明湛 | 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|
| 李为华 | 副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|
| 段光爽 | 副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|
| 孙兰银 | 副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|
| 秘书 | 李 静 | 讲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
四、答辩论文
| 序号 | 答辩人 | 论文题目 | 指导老师 | 
| 1 | 王 瑞 | 大概念背景下“O+5E+S ”模式的应用研究 | 蔡礼明 | 
| 2 | 王 翠 |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数学“综合与实践 ”案 例设计研究 | 蔡礼明 | 
| 3 | 张晓婵 | 基于 UbD 理论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—— 以“一元二次函数、方程和不等式 ”单元为例 | 周学勇 | 
| 4 | 曾庆周 | 融入建模思想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实践研究 | 孙兰银 | 
| 5 | 屈雨荷 | 核心素养背景下 APOS 理论在高中数学概念教 学中的应用研究—— 以“数列 ”教学为例 | 周学勇 | 
| 6 | 何文君 | 初中生数学焦虑、元认知与推理能力的关系研 究 | 段光爽 | 
| 7 | 李晓婧 |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提升策略研究与实践 | 黄明湛 | 
| 8 | 武玉琢 |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课例设计与 实践 | 李为华 | 
| 9 | 常 菲 | 新高考文理同卷背景下数学学科分类教学设计 —— 以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为例 | 何俊杰 | 
| 10 | 封小娟 | “ 四新 ”背景下高中函数大单元情境教学研究 | 韩英波 | 
| 11 | 党帅阳 | 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| 段光爽 | 
(第三组)
一、答辩时间
2024年5月21日15:00—18:20
二、答辩地点
数学楼507教室
三、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
| 答辩委员会 | 姓名 | 职称 | 工作单位 | 
| 主席 | 胡典顺 | 教授 | 华中师范大学 | 
| 委员 | 韩英波 | 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
| 郭淑利 | 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|
| 张艳艳 | 副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|
| 郑 重 | 副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|
| 陈静远 | 副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|
| 秘书 | 叶 萌 | 助教 | 信阳师范大学 | 
四、答辩论文
| 序号 | 答辩人 | 论文题目 | 指导老师 | 
| 1 | 范志豪 | 基于提升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高中数学问题链教学研究 | 王 娟 | 
| 2 | 樊伯军 | 高中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| 郭淑利 | 
| 3 | 王起文 | 问题提出教学对高中生数学抽象素养影响的实验研究 | 韩英波 | 
| 4 | 杨建荣 | 面向高一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的课堂问题设计与实践 | 陶有德 | 
| 5 | 张佳琦 |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 | 韩英波 | 
| 6 | 陈俊红 |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问题链设计研究—— 以圆锥曲线为例 | 郑 重 | 
| 7 | 冯 焱 | 高中数学项目式学习过程性评价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| 郭淑利 | 
| 8 | 王 静 | 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、学习态度、学习习惯与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关系研究 | 何俊杰 | 
| 9 | 陈开旭 |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沉默现状、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| 张艳艳 | 
| 10 | 牛心童 | 核心素养背景下信息技术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探究 | 陈静远 | 
| 11 | 乔溪溪 | 基于核心素养的概念课教学研究—— 以基本初等函数为例 | 郑 重 | 
(第四组)
一、答辩时间
2024年5月21日15:00—18:30
二、答辩地点
数学楼315会议室
三、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
| 答辩委员会 | 姓名 | 职称 | 工作单位 | 
| 主席 | 赵开明 | 教授 |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| 
| 委员 | 刘根强 | 教授 | 河南大学 | 
| 汤京永 | 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|
| 薛艳昉 | 副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|
| 黄封林 | 副教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|
| 朱新才 | 讲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|
| 秘书 | 井艳辉 | 讲师 | 信阳师范大学 | 
四、答辩论文
| 序号 | 答辩人 | 论文题目 | 指导老师 | 
| 1 | 石晨昕 | Φ(3)-调和映射几何及相关问题 | 韩英波 | 
| 2 | 陈铭超 | 不同位势下拟线性薛定谔方程解的存在性问题 | 薛艳昉 | 
| 3 | 庞琨琨 | C-Bézier 样条有限元法在线弹性方程求解中的应用 | 孙兰银 | 
| 4 | 赵璐瑶 | 非线性方程组带有广义 LM 参数的 Levenberg-Marquardt 法 | 汤京永 | 
| 5 | 陈俊洁 | 欧拉液滴模型的广义黎曼问题及解的消失压力极限 | 张艳艳 | 
| 6 | 何纯霞 | 两类椭圆型偏微分方程 L^{2}-范数解的研究 | 朱新才 | 
| 7 | 乐胜兰 | 控制状态双受限椭圆最优控制问题的谱元法及自适应实现 | 黄封林 | 
| 8 | 陈 辉 | 积分几何中几个新的不等式 | 何俊杰 | 

 
  学院微信
学院微信 学院微博
学院微博